导师风采
导 师 介 绍
工作经历:
2001年美国Marquette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2001-2003年美国Cornell大学博士后;
2009年8月回国后成立生物基高分子材料研究团队,主要从事生物基高分子材料研究和开发。
科研成果:
发表研究论文近220多篇,他引7000多多次;
获得中国、美国授权专利100余项;
著作《生物基高分子材料》和《生物基呋喃聚酯》(中国科学出版社出版)。
Main Fields of Interest
Q1:对于您的研究工作,最令您骄傲的内容或结果是什么呢?
培养人才·变废为宝
Q2:您对于课题组开展的研究领域的未来有何展望?
聚酯材料·环保可持续
虽然我们很多研究成果已经实现了产业化,但还有很多工作正在迈向产业化的路上。目前,我们正在通过生物基的呋喃二甲酸代替石油基的对苯二甲酸来合成聚酯材料。在这方面,我们的研究进展已处于世界先进行列。同时,我们也在研究纤维素,现在大多数生物基材料都是通过淀粉这种粮食作物来生产的,我们希望通过用非粮的纤维素作为原材料,来生产生物基材料。另外,我们一直在研究新型的可控生物降解材料、高阻隔生物降解材料,希望能有所突破。
Q1:您可否谈一下指导研究生的体会?
培养兴趣·增强参与感
Q2:您常与学生交流,有什么特别的感受,或者令您印象最深刻的学生或事情?
独立探索·培养思维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学生是我回国后带的第一个博士生,课题是利用纤维素。纤维素作为最大的生物可再生资源,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但当时我并没有做过相关研究,因此只能给予一些可行的建议,不断鼓励他,让他去探索。期间,他每次都是垂头丧气的来找我交流问题,我也一直鼓励他坚持不放弃。在接着的一年里,实验仍然失败并且没有文章产出,但是他却感到自己的点滴进步。通过滴水石穿的累积,在最后两年里,他终于发表了5篇高水平的文章,并获得了中科院院长奖学金优秀奖。让学生独立地去探索和思考,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这样万事皆有可能。
Q3:您认为什么是科学工作者最重要的品质?您对有志从事科学研究的青年学生有什么建议?
求真务实·坚持不懈
我觉得做科研,求真务实是最重要的品质。一个人如果做不到求真务实、不是发自内心的探讨自然规律和科学规律,不能对科学保持敬畏之心,而是投机取巧、走一些捷径,这是不可能成功的。青年学生不应该带着很大的功利心做科研,不要好高骛远一定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贵在坚持,培养自己的科研思维方式。哪怕在短时间内没有收获,但是持之以恒,最终一定会有所收获。
Q4:您对于研究生的职业发展规划求职或深造有什么建议?
立足自身·及时沟通
学生可能不知道自己是适合做科研还是偏向于应用开发,很多人习惯随遇而安,目的是获得文凭。但是我认为,学生内心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或者说是一种最初的冲动。自己究竟想做什么,是成为学者做研究,还是面向工程应用开发,亦或是创业,都要明确职业定位,跟随初心,坚持不懈,终会有好结果。我希望学生能将内心想法与导师多交流,导师针对性的培养和指导。